• 研究动态




    10月25日—活性物质集体动力学 | 光电子讲坛

    作者:胡若男    发布者:浙江光电子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3-10-23

     

    【报告题目】活性物质集体动力学

    【报告人】施夏清 苏州大学特聘教授

    【时间】2023年10月25日(周三)下午13:30-14:30

    【主办方】浙江光电子研究院   浙江师范大学

    【线下地点】光电子研究院302报告厅(北山路285号)

    【报告摘要】活性物质代表了一类常见的非平衡体系。有别于近平衡系统和宏观外加驱动的非平衡体系,活性物质个体在介观尺度通过内部精巧的自由度与能耗实现自发驱动行为,并且通过相互作用将能量传递到更大的时空尺度,产生极为复杂的集体动力学效应,是非平衡统计物理研究的重要体系。由于其非平衡本质,活性物质的理论框架依赖于传统的动力学理论,同时在大尺度上的渐近行为使我们相信体系存在一定的普适性。在这个报告中,我们将通过建立最简模型的手段研究几类具有典型代表的活性物质体系,包括自驱动颗粒状粒子体系,细菌流体,衬底和内禀无序等活性系统。这类模型体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活性物质体系的普适性或者在大尺度上体系相态的渐近行为,包括2维有序体系的相态性质,自组织临界性,细菌“湍流”等,通过与实验的结合可以揭示实验体系中新奇集体动力学背后占主导的普适性机制。

    【报告人简介】施夏清,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先后在南京大学获得本科和博士学位,2010年加入苏州大学软凝聚态物理及交叉研究中心,多次在香港浸会大学、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德国Max-Planck物理复杂系统研究所、美国卡弗里理论物理研究所等进行学习和访问研究工作。长期从事活性物质理论和模型的研究工作。近几年在活性物质特别是活性相分离,活性液晶及晶体集体动力学方面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揭示了活性物质体系中奇异的非平衡动力学行为的普适性机制,以及诸多活性实验体系中集体行为背后的统计动力学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和重点项目各1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PRL,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等期刊。


     

     
    地址:金华市婺城区北山路285号      电话:0579-82286677      邮编:321004      邮箱:zjgdz@zjnu.cn

    浙ICP备05001954号-1    浙公网安备 330702021003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