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动态




    8月9日—细胞内吞中纳米颗粒的协作性和“旁观者”效应 | 光电子讲坛

    作者:胡若男    发布者:胡若男     发布时间:2023-08-06

      

    报告题目】细胞内吞中纳米颗粒的协作性和“旁观者”效应

    【报告人】杨恺——苏州大学特聘教授

    时间2023年89(周三)下午14:30-15:30

    主办方浙江光电子研究院    浙江师范大学

    线下地点光电子研究院302报告厅(北山路285号)

    报告摘要纳米颗粒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内吞是细胞摄取纳米颗粒的一个主要途径。但目前的研究大都集中于细胞对同一类纳米颗粒的摄取行为,而对异种颗粒的细胞摄取却知之甚少。我们结合实验和模拟发现实际上细胞对功能化纳米颗粒(Functional NP,FNP)的吞噬能够有效促进非功能化纳米颗粒(或旁观者纳米颗粒,Bystander NP,BNP)的细胞摄取率。分子模拟和自由能计算表明,这一协同效应主要是由于FNP/BNP 与膜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膜曲率介导的纳米颗粒之间的有效吸引作用所导致的。并且,我们的理论分析表明,细胞对于一个特定的BNP的摄取率存在一个最佳FNP/BNP的数量比;而BNP 形状的各向异性和尺寸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也有利于旁观者摄取效应发生。我们的结果对如何利用FNP 或BNP 的性质来调控旁观者摄取效应给出了定性或定量的建议,为此效应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报告人简介杨恺,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苏州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紧缺高层次人才;在Nature Nanotechnology、ACS Nano、Biomaterials、Small等国际知名学术杂志发表研究论文八十余篇,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和重点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曾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等荣誉;主要从事细胞生物物理和生命体系软物质自组装方面的研究,致力于从物理的角度,以生物界面为研究核心,发展先进的理论模拟与实验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纳米物质与生物界面的相互作用分子机制。




     

     
    地址:金华市婺城区北山路285号      电话:0579-82286677      邮编:321004      邮箱:zjgdz@zjnu.cn

    浙ICP备05001954号-1    浙公网安备 330702021003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