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动态




    有机给体-受体系统中的电荷分离 | 光电子讲坛

    作者:胡若男    发布者:浙江光电子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2-11-14

     

     

    主讲:

    孙震,2010年在山东大学物理学院获博士学位,先后在瑞典林雪平大学和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17年入职浙江师范大学。主要从事有机半导体材料输运性质和激发态动力学模拟研究。


    内容:

    利用基于PPP哈密顿和CIS近似的surface hopping方法模拟有机太阳能电池内的电子和空穴分离过程,探索有机材料内部的电荷分离机制。

    研究发现,有机给体-受体体系中自由电荷的产率与给体-受体材料的能带差有很大关系,但是与吸收光子的能量关系不大。

    该研究还发现自由电荷的生成与电荷转移态之间的非绝热耦合强度关系密切。

    该研究工作加深了人们对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电子和空穴分离机制的理解。


    纪要:

    孙震博士首先介绍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理论发展中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及挑战,接着介绍了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近似(CIS)、含时密度矩阵重整化群(tDMRG)等相关计算研究方法的优缺点,进而介绍基于PPP哈密顿和CIS近似的surface hopping计算方法,并展示了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电荷空穴分离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

    报告期间,南广军、杨宏宇、翟峰、陆杭军、王一飞等物电学院老师就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内量子效率、外量子效率、反应坐标、PPP模型的希尔伯特空间、格点体系的几何构型、计算软件包开发等问题,与孙震博士展开热烈的交流讨论。与会者们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理论与计算研究领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地址:金华市婺城区北山路285号      电话:0579-82286677      邮编:321004      邮箱:zjgdz@zjnu.cn

    浙ICP备05001954号-1    浙公网安备 33070202100381号